张爱玲曾说过:“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,一个惊艳了时光,一个温柔了岁月。”这句话用在王世瑛身上,恰到好处。她的一生情感经历,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际遇。青春年少时,她遇到了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初恋郑振铎,那是她最美好年华里的一道炫目光彩;而陪她走过大半生、给了她温暖与依靠的,却是被称为“玄学鬼”、“中华民国宪法之父”的张君劢。她短短的一生免费配资系统,竟令这两位大才子都魂牵梦萦:她难产离世后,初恋郑振铎为她扫墓十三年,而丈夫张君劢则守寡二十四年,不愿再娶。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,能让两个男人至死难忘?
-1-
1899年,王世瑛出生于福州的名门望族。她的家世极其显赫,高祖曾任两广总督、工部尚书,祖父更是清末状元,而父亲在民国时期还担任过福建省教育厅厅长。这样深厚的家族背景,让王世瑛自幼耳濡目染,兼具聪慧与优雅。她在福州师范求学时,与同样才华横溢的冰心成了莫逆之交,两人常常畅谈理想,彼此勉励。
展开剩余82%18岁时,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,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女大学生。她才思敏捷,兼具领导风采,很快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。与她一同求学的庐隐、程俊英、陈定秀,都是当时极有影响的女性人物。她们四人积极投身五四运动,高举妇女解放的旗帜,勇敢走上街头,被誉为“女界四公子”。
在一次同乡会上,王世瑛第一次看见郑振铎。那时,他正站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,愤然控诉日本在福州的恶行。台下的她被他的爱国热情深深震撼。两人都是学生领袖,又都酷爱文学,彼此间的交流就像久别重逢的知己,很快情愫暗生。郑振铎从那一刻起,便无法忘记她,甚至常常找借口去她的学校,只为再见她一面。两人一起创办杂志、通信往来,不久便陷入热烈的恋情。
-2-
郑振铎对王世瑛情深意切,甚至向她提出了求婚。年轻的王世瑛虽被爱意冲昏了头脑,但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出身名门,婚姻大事必须得到家族认可。然而彼时的郑振铎只是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学生,靠着母亲的针线活才勉强维持生活。
当王世瑛将这段感情告诉母亲时,却遭到坚决反对。母亲直言,名门之后绝不能下嫁给毫无家世的寒士。王世瑛因此陷入两难,一方面不忍父母失望,另一方面又难舍真情。而郑振铎听闻阻力后,却选择借酒消愁,并未表现出强烈的担当。这让她更加犹豫:既然他都不敢为他们的未来抗争,她又如何能独自冲破家族的重重束缚?
其实,郑振铎是因自卑而选择沉默,他觉得世瑛若嫁给自己必然要受苦,所以宁愿她自己做出决定。但这份退让,却在无形中错失了爱情。三个月过去,他始终未等到她的回应,便以为她已放弃,最终只留下一句“好好保重”,便黯然离开,南下上海。
失恋让他一度沉沦。好友谢六逸为了拉他一把,将他推荐到神州女校任教。在那里,他遇见了名门闺秀高君箴。高君箴出身优渥,父亲是商务印书馆的重要人物,十分欣赏郑振铎的才华,还主动撮合二人。郑振铎在高家的认可与温情中逐渐走出阴霾,不久便与高君箴成婚。而王世瑛,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。
-3-
1923年,王世瑛的初恋旧梦破灭,她的挚爱与别人成婚。而同一年,她遇到了命定之人——张君劢。
彼时,张君劢刚处理完妹妹张幼仪与徐志摩的离婚之事。虽然徐志摩抛弃了他的妹妹,但张君劢依旧与他保持友谊,既因欣赏才华,也因理解其挣脱包办婚姻的渴望。张君劢自己同样身陷无爱婚姻,夫妻聚少离多,名存实亡,整整维持了17年。直到37岁那年,他在泰戈尔访华的宴会上,邂逅了王世瑛。那一眼惊鸿,便让他再难忘怀。
几个月后,两人在上海重逢。张君劢毫不掩饰情感,热烈追求王世瑛。王世瑛犹豫不决,特意写信远在美国的冰心请教。冰心虽然未曾相识,但对张君劢的思想与著作颇为欣赏,极力撮合。于是,两人开始恋爱。张君劢从此不再沉迷工作,而是每天与她约会、通信,将深情倾注于点滴日常。他确信自己此生非她不可,终于提出与原配和平离婚,妥善安排生活后,正式迎娶了王世瑛。
-4-
1925年,39岁的张君劢与27岁的王世瑛喜结连理。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,他们走入婚姻,生活宛若神仙眷侣。王世瑛甘愿为丈夫守家,成为他的坚实后盾;张君劢则把对她的爱,写进了自己的译著,常常在书中署上她的名字。二十年的婚姻,他们育有五个子女。尽管张君劢因公务繁忙,常常缺席,但王世瑛始终默默撑起家庭,从无怨言。
一次,张君劢遭绑架致残,王世瑛温柔安慰:“人活着就好。”而当他因宪政运动被软禁重庆两年,又失去孩子时,她依旧坚强守护。遗憾的是,46岁那年,她难产去世,婴儿也在次日夭折。张君劢彼时正在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大会,得知噩耗后痛不欲生,哭喊自己害死了她。此后,他终身不娶,独守思念。
郑振铎在数月后才得知她的死讯,悲痛写下:“闻世瑛君逝世讯,愕甚!前尘往事,不堪思量。”此后,他常带鲜花前往她的墓前,低声倾诉未曾说出口的情话。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迁居北京,他仍借出差之机前往扫墓,直至1958年因飞机失事去世,墓前再无那位痴情的守候者。
王世瑛,这位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子,以她的温柔与坚韧,成了两位大才子心头永恒的印记。她的名字,也因此被镌刻在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深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